你的网站没人看?可能是这些SEO问题在作祟
最近帮朋友诊断网站时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明明内容质量不错,流量却少得可怜。仔细检查后,问题全都出在SEO基础操作上。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,那些容易被忽略却直接影响排名的细节。
被低估的"慢动作杀手"
先说个真实的案例。上个月有个做手工皮具的客户抱怨:"我的产品图拍得比同行都精致,怎么搜索'手工钱包'永远在第二页?"打开他的网站,好家伙,首页加载要6秒!现在网民耐心只有3秒,再精美的内容打不开也白搭。
网速慢这个问题啊,就像穿着高跟鞋追公交车——再拼命跑也赶不上。我的经验是:
1. 图片一定要压缩(建议用WebP格式) 2. 少用那些花里胡哨的动画特效 3. 选主机别贪便宜
关键词不是越多越好
新手常犯的错就是把关键词当饭吃。见过有个页面硬塞了28次"月子餐",读起来跟结巴似的。去年Google的算法更新特别强调自然语言,现在强塞关键词反而会被惩罚。
我现在的做法是:先确定3-5个核心词,然后像做菜撒盐一样自然分布。比如写"孕妇营养餐",可以穿插"产后调理饮食""哺乳期食谱"等同义表达。记住啊,SEO是给机器看的,更是给人看的。
移动端体验=生死线
上周在地铁里测试了20个网站,吓一跳:有7个手机版点不开购买按钮,4个文字小得要放大镜看。要知道现在60%搜索来自手机,如果移动端体验差,就像开实体店却锁着大门。
几个自查重点: - 文字至少14px - 按钮间距别太密 - 弹窗别挡操作区
内容新鲜度比想象中重要
遇到过好几个客户,产品页三年没更新,还奇怪为什么流量下滑。其实搜索引擎特别喜欢"活"的网站。我的习惯是每月微调10%的内容,比如: - 更新产品参数 - 加新的用户评价 - 补充行业新趋势
有个卖茶叶的客户照做后,三个月内自然流量涨了137%。很简单,把"2020年茶叶行情"改成"2023年最新趋势",效果立竿见影。
内链的蝴蝶效应
很多人把网站当告示板,文章之间老死不相往来。其实内链就像给蜘蛛指路,去年优化过一个美食博客,只是把相关菜谱互相链接,半年后某些长尾词排名前进了20多位。
操作诀窍: - 新文章链向支柱内容 - 每篇至少3个内链 - 用描述性锚文本(别总点"点击这里")
那些迷人的小细节
最后说说容易遗漏的加分项: - 图片alt属性要写实(别偷懒写"图片1") - 每个页面要有唯一的meta描述 - 定期检查死链(推荐每周一次)
有次发现某个旅游攻略站30%的外链都失效了,修复后跳出率直接降了15%。这些小修补就像给网站做保养,短期看不出,长期效果惊人。
说到底,SEO不是黑科技,而是持续优化的过程。与其追求各种奇技淫巧,不如把这些基础打扎实。毕竟,再好的舞者也要先把站姿练稳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