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网站为什么没人看?可能是这几点没做好
朋友们,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尴尬情况?辛辛苦苦做了个网站,内容写得也挺用心,结果点开后台一看——好家伙,每天的访问量还不如你家小区便利店!上个月我跟一个做手工皮具的网友聊天,他就郁闷地跟我说:"我这手作教程写得够细了吧?怎么搜'手工皮包制作'都翻到第十页了还看不到我的站?"
诶,这不就是典型的关键词排名上不去的痛吗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。
你以为的关键词 VS 用户真实搜索
我见过太多人犯这个错误:觉得自己行业里那些专业术语特别重要,结果全往文章里堆。比如做健身的非要写"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对EPOC效应的促进作用",你说普通用户谁搜这个啊?他们大概率搜的是"怎么减肥最快"或者"在家运动的视频"。
有次我帮朋友调整他的美食博客,发现他每篇食谱都认真标注了精确到克的配料。结果呢?后台数据显示大部分人搜索的是"红烧肉简单做法"、"新手烘焙食谱"这类口语化表达。后来我们把标题改成"零失败!不用称也能做的巧克力蛋糕",那个月流量直接翻倍。
内容再好也得让人找到
说个真实体验。去年我自己写了个相机测评,自认为把参数对比、实拍样张都做全了,等了两周愣是没人看。后来仔细查了数据才发现,现在人早就不搜"2023微单相机推荐"了,都在问"拍照好看的相机"或者"vlog用什么设备"。改完标题和开头段落,第二天就冲上了搜索第一页。
这里有个小窍门:用搜索引擎自带的"相关搜索"功能。比如你输入主要关键词后,下面会冒出来一长串"其他人还在搜",这些都是现成的选题方向。前阵子我发现有人在问"为什么我的关键词排不上去",这才有了写今天这篇文章的灵感(对,就是你们正在看的这篇)。
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很多人不知道,网站打开速度对排名影响超大。我有次打开某个教程网站,等待加载的那15秒里,足够我泡杯咖啡再刷三条短视频了。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加载时间超过3秒,53%的用户就会直接离开——搜索引擎也会因此降低你的排名。
还有个反常识的现象:有时候内容不是越长越好。见过一个卖茶叶的网站,非要把《茶经》全文贴在产品详情页,结果关键购买信息都被淹没了。后来精简成"新手怎么选茶"的Q&A形式,转化率反而提高了。
其实你可以比大网站做得更好
可能你会说:"那些大平台资源多,我们小玩家怎么比得过?"但别忘了,大公司内容经常是标准化生产的,反而没特色。我关注过一个小众乐器论坛,站长就是靠每周更新演奏视频+乐谱分享,硬是在细分领域做到了头部。
关键是要找到你的"长板"。认识个做本地探店的小姐姐,她把每家店的儿童餐椅数量、有无哺乳室都记下来,专门吸引宝妈群体。这些细节大平台根本不会注意,但精准解决了特定人群的痛点。
最后说点实在的
提升排名这事儿吧,真没有一蹴而就的秘籍。我这些年观察下来,坚持做这三件事的网站最后都活得不错:定期更新实用内容(哪怕每周只发一篇)、确保基础技术没问题(比如手机要能正常浏览)、多站在用户角度思考(他们到底会搜什么词)。
那位做皮具的朋友后来怎么样了?他把"手工皮具教程"改成"小白也能学会的皮包DIY",现在每篇教程底下都有好几十条交作业的评论。你看,有时候就是换个说法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