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零到上线: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
说实话,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时,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。记得当时盯着屏幕上的`
前端:看得见的门面活儿
前端开发最让人上头的地方在于,你写的每行代码都能实时看到效果。有次我为了调个按钮阴影,把`box-shadow`的值从`3px 3px`改成`2px 2px`,反反复复折腾了二十多遍。同事路过时都乐了:"你这比姑娘挑口红颜色还较真啊!"
不过现代前端框架真是救星。以前用jQuery手动操作DOM的日子,现在想想都头皮发麻。Vue和React这些框架把开发体验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——虽然刚开始学的时候,那个虚拟DOM的概念让我绕了好大个弯子。记得有次面试被问到"为什么要有虚拟DOM",我支支吾吾说了堆性能优化,结果面试官笑着打断:"说白了就是避免你手残把页面改崩了"。
后端:藏在幕后的魔法
如果说前端是店铺的橱窗,后端就是后厨的锅炉房。刚开始写API接口时,我总把数据校验写得特别啰嗦。前辈看了直摇头:"你这代码防贼呢?连用户体重都要验证是不是数字?"后来才明白,后端开发讲究个恰到好处的防御,既要拦住恶意请求,又不能把正常用户逼疯。
数据库设计更是门艺术。有次我设计用户表时,非要把个人爱好拆分成十多个字段。上线三个月后才发现,90%的用户根本懒得填这些信息。这种教训在后台开发中太常见了——你以为的周到设计,可能只是给自己挖坑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
- 缓存问题:有次凌晨三点被报警短信吵醒,发现首页加载要15秒。查了半天才发现是Redis缓存没设置过期时间,数据库查询直接爆炸。 - 跨域请求:调试时一切正常,上线后死活调不通接口。最后发现是Nginx配置漏了个`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`,气得我把键盘拍得啪啪响。 - 移动端适配:在电脑上美得像杂志排版,到手机上一看——文字叠按钮,图片撑出界。设计师当场表演了个"笑容逐渐消失"。
开发者的自我修养
干了这行五六年,最大的感悟是:别死磕技术。有段时间我沉迷研究各种前沿框架,直到有天发现项目里最常用的,还是五年前写的工具函数。现在我的工作台上贴着便签:"能用`margin`解决的问题,别搬`Flexbox`上场"。
网站开发最迷人的地方在于,它既是严谨的工程,又是随性的创作。就像昨天我还在为某个Bug焦头烂额,今天就能看着自己搭建的页面会心一笑。这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,大概就是我们这行最好的注脚吧。
(写完这篇文章时,我的测试环境又崩了...得,修Bug去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