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张名片:网站建设那些事儿
说实话,现在要找个没官网的企业,简直比在火锅里捞清汤还难。但有意思的是,同样是做网站,有的企业页面打开像坐上了高铁,有的却让人等得想砸键盘——这差距,往往就藏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。
一、别把官网当电子版宣传册
早些年帮朋友公司看网站,首页赫然挂着"公司成立于1998年"的镀金大字,往下划三屏都是领导合影。我当场就乐了:"您这官网是给工商局看的,还是给客户看的?"现在想想,这种把线下画册直接搬上网的操作,就像用算盘处理大数据,透着股荒诞的违和感。
真正的好网站得有"钩子"。上周逛到个做智能家居的站点,首页用动态演示直接让用户调节灯光色温,玩着玩着就跳出了产品链接——这才叫懂行。毕竟现在网民耐心就7秒,得让人第一眼就"哇哦",而不是"哦"。
二、技术选型的甜蜜烦恼
总有人问我:"用模板建站是不是很low?"其实吧,这就跟问"预制菜能不能吃"一样。小餐馆用料理包无可厚非,但米其林要是也这么干就离谱了。见过太多企业花大钱搞定制开发,结果连移动端适配都没做好,点开按钮能触发俄罗斯方块特效——钱没少花,体验稀碎。
个人比较推荐"半定制"路线。就像搭乐高,基础模块用现成的,关键部位自己设计。去年参与过个项目,用开源框架打底,但产品展示区做了3D旋转效果,后台接入了智能客服。整套下来比纯定制省了40%预算,效果反而更出彩。
三、内容运营的隐藏陷阱
最怕听到客户说"先上线,内容慢慢补"。这跟毛坯房直接开张营业有什么区别?有次验收时发现,某产品详情页写着"此处插入技术参数",配图还是PS教学用的占位图。更绝的是联系邮箱居然留的是前员工的私人账号,这种荒诞剧每天都在上演。
建议在策划阶段就做好"内容地图"。就像装修时得想好哪里放冰箱,网站也得规划好每个板块放什么、谁负责、多久更新。认识个做烘焙原料的商家,他们的产品页不仅标注了成分,还嵌入了当季流行配方,三个月更替一次——这才叫活着的网站。
四、数据埋点才是隐形大佬
见过最可惜的案例,是家花重金做了炫酷官网的婚庆公司。首页浏览量惊人,但转化率不到0.3%。后来加了热力图才发现,用户全在围观首页的无人机拍摄样片,根本没人点"立即预约"——那个按钮居然用了和背景相似的香槟色。
现在帮企业做站,我第一个要求就是接入数据分析。就像给店铺装监控,得知道顾客在哪停留、为什么离开。有个做工业配件的客户,通过漏斗分析发现70%用户卡在下载白皮书环节,改成微信扫码获取后,留资率直接翻倍。
五、移动端不是缩小版
有次用手机打开某知名品牌官网,弹窗广告占半屏,关闭按钮小得要用放大镜点。更绝的是,填写表单时键盘总会挡住提交按钮——这种反人类设计居然出自4A公司之手。现在移动流量占比都超70%了,还抱着PC思维做站,跟穿着西装打篮球似的别扭。
真正好的移动端体验,得考虑拇指热区。把核心功能放在屏幕下半区,按钮间距留足8mm,这些细节比什么炫酷动效都实在。最近迷上个卖户外装备的站点,他的商品页把"一键呼叫客服"做成了悬浮气泡,跟着屏幕滚动走,这种设计才叫懂移动端。
说到底,企业官网早过了"有没有"的阶段,现在拼的是"会不会用"。它既是24小时营业的超级业务员,又是收集市场情报的雷达站。下次再有人跟你说"随便做个网站应付检查",建议把咖啡泼他脸上——当然,是开玩笑的。但数字化转型这事,真不能将就。